肛裂和痔瘡在疼痛特點、便血情況、腫物脫出、分泌物、治療方法等方面上存在不同。
1. 疼痛特點:肛裂疼痛較為劇烈,呈週期性,排便時因糞便刺激裂口產生刀割樣疼痛,便後數分鐘緩解,隨後因肛門括約肌痙攣再次劇痛,可持續數小時。痔瘡一般在發作時疼痛,內痔通常無痛,僅在脫出嵌頓、血栓形成時疼痛;外痔在發生血栓或炎症時疼痛明顯。
2. 便血情況:肛裂便血多在排便時,糞便表面或便紙上有少量鮮血,出血量較少。痔瘡便血常見,內痔便血多為排便時滴血或噴射狀出血,血色鮮紅,不與糞便混合,出血量可多可少。
3. 腫物脫出:肛裂一般無腫物脫出,僅在肛管處可見裂口。痔瘡中內痔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脫出肛門外,初期可自行回納,後期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;外痔一般在肛門外可見柔軟腫物。
4. 分泌物:肛裂患者因裂口炎症刺激,會有少量膿性分泌物,且肛門周圍皮膚受刺激可出現瘙癢。痔瘡患者,內痔脫出時會有腸液流出,刺激肛周皮膚導致分泌物增多,外痔發炎、水腫時也會有分泌物。
5. 治療方法:肛裂初期以保守治療為主,如坐浴、塗抹藥膏促進裂口愈合;陳舊性肛裂常需手術治療。痔瘡症狀較輕時採取保守治療,如坐浴、栓劑、口服藥物;症狀嚴重、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手術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久坐、久站,養成良好排便習慣,定期復查。若出現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,遵醫囑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