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肺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療、抗感染治療、對症治療、呼吸支持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
1. 一般治療:嬰兒肺炎時,保持環境舒適很關鍵。需維持室內溫度在 22 - 24℃,濕度在 50% - 60%,這樣能讓嬰兒呼吸道黏膜保持濕潤,利於痰液排出。同時要保證嬰兒休息,減少活動量,避免消耗過多體力。還要提供充足營養和水分,若嬰兒食慾不佳,可少量多次餵養,以防嗆咳。因為良好的環境和充足的營養支持,有助於嬰兒身體恢復,增強抵抗力對抗肺炎。
2. 抗感染治療:針對不同病原體選擇藥物。若是細菌感染,遵醫囑用阿莫西林顆粒、頭孢克肟顆粒、阿奇霉素乾混懸劑。阿莫西林顆粒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殺菌作用;頭孢克肟顆粒能阻止細菌細胞壁的合成,達到抗菌效果;阿奇霉素乾混懸劑可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。病毒感染時,可遵醫囑用利巴韋林顆粒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等。利巴韋林顆粒能抑制病毒核酸合成;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可抑制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活性。抗感染治療能直接針對引發肺炎的病原體,消除病因,促進病情好轉。
3. 對症治療:若嬰兒咳嗽咳痰,可遵醫囑用氨溴索口服液、氨溴特羅口服溶液、肺力咳合劑。氨溴索口服液能稀釋痰液,促進排出;氨溴特羅口服溶液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,減少痰液分泌;肺力咳合劑有清熱解毒、鎮咳祛痰功效。若有發熱,體溫超過 38.5℃,遵醫囑用對乙酰氨基酚滴劑、布洛芬混懸液。對乙酰氨基酚滴劑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合成,達到解熱作用;布洛芬混懸液能抑制環氧化酶,減少前列腺素合成,從而減輕炎症反應和發熱症狀。對症治療可緩解嬰兒不適症狀,提高舒適度。
4. 呼吸支持治療:對於有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等症狀的嬰兒,可採用鼻導管吸氧、面罩吸氧等方式。鼻導管吸氧是將一特製吸氧鼻導管經鼻腔置於鼻咽部,氧氣通過鼻導管進入呼吸道,能提高吸入氧濃度,改善嬰兒缺氧狀況。面罩吸氧則是通過面罩覆蓋口鼻,使氧氣更集中地輸送給嬰兒,保證足夠的氧氣供應。呼吸支持治療能改善嬰兒的呼吸功能,避免因缺氧導致的其他併發症。
5. 手術治療:少數情況下,如肺炎引發肺膿腫、膿胸等嚴重併發症,經保守治療無效時,可能需進行手術治療。手術方式包括肺膿腫切開引流術、膿胸閉式引流術等。肺膿腫切開引流術可將膿腫內的膿液引出,減輕感染症狀;膿胸閉式引流術能排出胸腔內的膿液,促進肺復張。手術治療能直接解決肺炎引發的嚴重併發症,輓救嬰兒生命。
日常要密切觀察嬰兒的呼吸、體溫、精神狀態等情況。保證嬰兒充足睡眠,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,避免再次著涼。同時,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用藥、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瞭解病情的恢復情況,確保嬰兒能早日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