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套疊的症狀有腹痛、嘔吐、便血、腹部腫塊、全身症狀等。
1. 腹痛:為腸套疊最主要症狀,呈陣發性有規律發作,發作時患兒突然哭鬧不安、屈腿、面色蒼白,持續數分鐘後緩解,間歇期患兒安靜如常,隨後腹痛又反復發作,發作頻率逐漸增加。
2. 嘔吐:早期為反射性嘔吐,吐出物為胃內容物,之後隨著病情進展,嘔吐物可含有膽汁,晚期若腸管發生壞死,嘔吐物可呈糞樣。
3. 便血:多在發病後6-12小時出現,為果醬樣黏液血便,是因腸套疊時腸壁缺血、壞死,黏膜滲血與腸黏液混合所致。
4. 腹部腫塊:多數患兒在右上腹可觸及臘腸樣、表面光滑、稍可活動、有壓痛的腫塊,腫塊常位於臍右上方,右下腹觸診有空虛感。
5. 全身症狀:早期患兒一般情況尚好,隨著病情發展,可出現精神萎靡、嗜睡、發熱、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全身症狀,若腸管壞死穿孔,可出現嚴重的腹膜炎表現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長需多關注孩子身體狀況,若孩子出現上述異常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一旦確診腸套疊,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,嚴格遵醫囑進行護理和後續復查,以促進病情恢復,降低併發症發生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