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腎病分期標準5期分別是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肥大期、正常白蛋白尿期、微量白蛋白尿期、臨床白蛋白尿期、腎衰竭期等。
1. 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肥大期:此期為糖尿病腎病初期,腎臟體積增大,腎小球濾過率升高,腎臟處於高灌注、高濾過狀態,通常無明顯臨床表現,尿常規檢查多正常。
2. 正常白蛋白尿期:該階段尿白蛋白排泄率仍在正常範圍,但腎臟已有結構和功能改變,腎小球基底膜增厚,系膜區增寬,血壓可能開始輕度升高。
3. 微量白蛋白尿期: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續在20~200μg/min,尿常規蛋白定性可能仍為陰性,但通過特殊檢測可發現微量白蛋白尿,這是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,此時積極治療可延緩病情進展。
4. 臨床白蛋白尿期:尿蛋白逐漸增多,尿常規蛋白定性陽性,尿白蛋白排泄率>200μg/min,患者可出現水腫、高血壓等症狀,腎功能逐漸減退。
5. 腎衰竭期:腎臟功能嚴重受損,血肌酐、尿素氮顯著升高,患者會出現嚴重的水鈉瀦留、電解質紊亂、酸鹼平衡失調等,可伴有貧血、惡心、嘔吐等多系統症狀,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維持生命。
糖尿病腎病患者日常要嚴格控制血糖、血壓、血脂,遵循低鹽、優質低蛋白飲食原則,定期復查腎功能、尿蛋白等指標,積極配合醫生治療,延緩疾病進展,提高生活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