糞腸球菌可引發泌尿系統感染、心內膜炎、敗血症、腹腔感染、腦膜炎等危害。
1. 泌尿系統感染:糞腸球菌易在泌尿系統定植繁殖,干擾正常生理功能,引發炎症,出現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狀,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與健康。
2. 心內膜炎:該菌可侵入血液並隨血流到達心臟,在心臟內膜表面黏附、生長,形成贅生物,破壞心臟瓣膜等結構,影響心臟正常功能,甚至危及生命。
3. 敗血症:當機體免疫力下降,糞腸球菌大量進入血液並在其中大量繁殖,釋放毒素,引發全身性感染,導致高熱、寒戰、休克等嚴重症狀。
4. 腹腔感染:糞腸球菌可通過腸道穿孔、手術等途徑進入腹腔,在腹腔內引發感染,導致腹痛、腹脹、惡心、嘔吐等症狀,嚴重時可引起感染性休克。
5. 腦膜炎:雖相對少見,但糞腸球菌若突破血腦屏障進入腦部,會引發腦膜炎,出現頭痛、發熱、頸項強直、意識障礙等症狀,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,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增強機體免疫力。若出現相關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,積極配合治療,嚴格遵醫囑用藥,避免延誤病情,降低糞腸球菌感染帶來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