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紅素高可能引發黃疸、肝功能損害、神經系統損傷、貧血、膽囊結石等危害。
1. 黃疸:膽紅素升高時,血液中膽紅素水平超出正常範圍,會導致皮膚、鞏膜等組織黃染,形成黃疸。輕度黃疸外觀可能僅見鞏膜發黃,嚴重時全身皮膚明顯發黃,影響外觀且提示身體存在病變。
2. 肝功能損害:膽紅素升高往往是肝臟疾病的表現之一,持續的膽紅素升高會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,損害肝細胞,影響肝臟正常代謝、解毒等功能,導致肝功能進一步惡化。
3. 神經系統損傷:在新生兒時期,過高的膽紅素可透過血腦屏障,沈積在腦組織中,引起膽紅素腦病,影響神經系統發育,導致智力障礙、聽力下降、運動障礙等嚴重後遺症。
4. 貧血:某些導致膽紅素升高的原因,如溶血性疾病,紅細胞破裂增多,膽紅素生成增加,同時紅細胞大量破壞可引發貧血,出現乏力、頭暈等症狀。
5. 膽囊結石:膽紅素代謝異常時,膽汁中膽紅素濃度改變,容易析出形成結晶,進而發展為膽囊結石,引發膽囊炎,出現右上腹疼痛等症狀。
膽紅素高對身體健康有諸多不良影響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,避免過度勞累與飲酒。若發現膽紅素高,應及時就醫,明確病因,嚴格遵醫囑進行檢查與治療,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,保障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