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疸的危害包括皮膚瘙癢、肝功能損害、神經系統損傷、凝血功能障礙、膽絞痛等。
1. 皮膚瘙癢:黃疸時體內膽紅素水平升高,會沈積於皮膚,刺激神經末梢,引發皮膚瘙癢症狀。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生活與休息,使人煩躁不安,抓撓還可能導致皮膚破損,增加感染風險。
2. 肝功能損害:黃疸往往是肝臟疾病的表現之一,持續黃疸會加重肝臟負擔,影響肝臟正常代謝、解毒等功能,導致肝功能進一步惡化,甚至引發肝衰竭。
3. 神經系統損傷:在新生兒時期,過高的膽紅素可透過血腦屏障,損害中樞神經系統,引起膽紅素腦病,影響智力、聽力、運動等功能發育。
4. 凝血功能障礙:肝臟在凝血因子合成中起重要作用,黃疸導致肝功能受損時,凝血因子合成減少,會使機體凝血功能出現異常,容易出現出血傾向,如鼻出血、牙齦出血等。
5. 膽絞痛:若黃疸是由膽管結石等梗阻因素引起,膽汁排泄不暢,膽管內壓力升高,會引發膽絞痛,疼痛劇烈,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。
出現黃疸症狀時,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並積極治療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保持規律作息與健康飲食。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與治療,按時服藥,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