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穿刺的危害包括低顱壓綜合徵、腦疝形成、局部出血、感染、神經損傷等。
1. 低顱壓綜合徵:腰椎穿刺後,腦脊液丟失過多,可導致顱內壓力降低。患者常出現頭痛,尤其在坐起或站立時加重,平臥後緩解,還可能伴有惡心、嘔吐、眩暈等症狀,因為顱內壓力降低,腦組織下沈,牽拉顱內痛敏結構所致。
2. 腦疝形成:對於顱內壓明顯增高的患者,腰椎穿刺放出腦脊液後,椎管內壓力急劇下降,可促使腦組織從壓力高處向壓力低處移位,形成腦疝,這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,可危及生命。
3. 局部出血:穿刺過程中可能損傷局部血管,導致穿刺部位出血,表現為局部血腫,一般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,但如果出血較多,可能壓迫周圍組織,影響局部功能。
4. 感染:若穿刺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格,細菌等病原體可進入椎管內,引發感染,如腦膜炎等,患者可出現發熱、頭痛、頸項強直等症狀,嚴重影響身體健康。
5. 神經損傷:穿刺時若操作不當,有可能損傷周圍神經,導致下肢麻木、無力、感覺異常等症狀,不過這種情況相對較為罕見。
腰椎穿刺後需密切觀察自身狀況,多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。若出現頭痛、發熱、穿刺部位疼痛加劇等異常情況,應及時告知醫生,以便盡早處理,降低危害發生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