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腺炎的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、內鏡治療、中醫治療等。
1. 一般治療:患者需禁食、胃腸減壓,以此減少胃酸與食物刺激胰液分泌,減輕胰腺負擔;同時要補充液體、電解質,維持水、電解質平衡,防止休克發生;還需密切監測生命體徵、腹部體徵及各項生化指標變化。
2. 藥物治療:使用抑制胰酶分泌藥物,如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,可減少胰液生成;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或H₂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,間接減少胰液分泌;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和控制感染;給予止痛藥緩解疼痛,但要避免使用嗎啡,以防Oddi括約肌痙攣。
3. 手術治療:適用於胰腺壞死合併感染、胰腺膿腫、假性囊腫破裂等情況。手術方式包括壞死組織清除術、引流術等,目的是清除壞死組織、引流滲出液,防止感染擴散。
4. 內鏡治療:對於膽源性胰腺炎,可通過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及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等,解除膽管梗阻,取出結石,恢復膽汁和胰液通暢引流。
5. 中醫治療:採用中藥方劑,依據辨證論治原則,選用具有清熱利濕、通里攻下等功效的藥物;還可配合針灸等療法,刺激足三里、內關等穴位,改善胃腸功能,減輕症狀。
胰腺炎患者治療後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保持規律作息。飲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則,從低脂、低糖、高維生素的流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,避免食用高脂肪、高蛋白質及刺激性食物。定期復查,嚴格按照醫生囑咐進行後續治療與康復,若出現不適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