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瘙癢症的治療方法有外用藥物、口服藥物、物理治療、中醫治療、生活調理等。
1. 外用藥物:通過塗抹藥膏或洗劑來緩解瘙癢症狀。常見的有爐甘石洗劑,能起到止癢、散熱、乾燥的作用;糖皮質激素類藥膏,如氫化可的松乳膏、地塞米松乳膏等,具有抗炎、抗過敏功效,可減輕瘙癢,但不宜長期大量使用,以免產生副作用。
2. 口服藥物:抗組胺藥物是常用選擇,像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,能有效減輕瘙癢感,緩解過敏反應。對於瘙癢嚴重且伴有焦慮、失眠等精神症狀者,可適當使用鎮靜催眠藥物輔助治療。
3. 物理治療:包括紫外線照射,通過特定波長的紫外線作用於皮膚,調節皮膚免疫功能,減輕瘙癢。還有澱粉浴、礦泉浴等,能使皮膚保持濕潤,緩解乾燥引起的瘙癢。
4. 中醫治療:依據辯證論治原則,採用中藥內服調理身體機能。同時,中藥外洗也有一定療效,如用苦參、黃柏、地膚子等中藥煎水後外洗,可起到清熱燥濕、止癢的效果。
5. 生活調理: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過度搔抓,防止皮膚破損引發感染。選擇溫和的沐浴產品,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。注意皮膚保濕,可塗抹潤膚乳。穿著寬松、柔軟的棉質衣物,減少對皮膚的刺激。
皮膚瘙癢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保持規律作息與健康飲食,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原和刺激物。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,按時用藥和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