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治療瘢痕可能存在色素沈著、局部腫脹、感染、瘢痕增生、皮膚灼傷等危害。
1. 色素沈著:激光治療後,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可能受到刺激,導致局部色素沈著。這會使瘢痕部位顏色加深,影響美觀,尤其在膚色較深的人群中更為常見,一般在治療後數周或數月逐漸顯現,部分患者色素沈著可持續較長時間。
2. 局部腫脹:治療後,瘢痕部位通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腫脹,這是機體對激光刺激的正常反應。腫脹一般在數天內逐漸消退,但如果護理不當,腫脹可能會加重或持續時間延長。
3. 感染:激光治療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創口,若術後護理不當,如未保持創口清潔、接觸污染物品等,細菌等微生物容易侵入,引發感染。感染可表現為局部紅腫、疼痛加劇、有分泌物等,嚴重時可能影響瘢痕的愈合。
4. 瘢痕增生:儘管激光治療旨在改善瘢痕,但在某些情況下,可能會刺激瘢痕組織過度增生。這與個體的體質、激光能量選擇不當等因素有關,增生的瘢痕可能比原來的瘢痕更突出,質地更硬。
5. 皮膚灼傷:如果激光設備參數設置不當或操作失誤,激光能量過高,可能會導致皮膚灼傷。輕度灼傷表現為皮膚發紅、疼痛,重度灼傷可能出現水皰、破皮等情況,增加感染風險,且恢復時間較長。
激光治療瘢痕後,需保持治療部位清潔乾燥,避免沾水和搔抓,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用藥。同時,要注意防曬,防止紫外線刺激導致色素沈著加重。若出現異常情況,如嚴重腫脹、疼痛、發熱等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