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通常表現為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、潰瘍等。
1. 手部症狀:手足口病初期,手部可能出現散在的皮疹,多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皰疹,皰壁較厚,皰液較少,周圍有紅暈,常分布於手掌、手指側面及指甲周圍,一般不癢,少數患者可能有輕微瘙癢感。
2. 足部症狀:足部症狀與手部類似,皰疹多見於足底、足趾間,同樣是大小不一的皰疹,有時會融合成片,行走時可能因皰疹受壓產生疼痛,影響正常活動。
3. 口腔症狀:口腔黏膜可見散在皰疹或潰瘍,多位於舌、頰黏膜、硬齶等部位,破潰後形成淺潰瘍,表面覆蓋淡黃色假膜,周圍黏膜充血紅腫,患者會因口腔疼痛而出現流口水、拒食等表現。
4. 其他症狀:部分患者除了手、足、口腔症狀外,還可能出現發熱、咳嗽、流涕、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,發熱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,少數患者體溫可超過38.5℃,持續2 - 3天左右。
5. 罕見症狀:極少數患者病情進展迅速,可出現腦膜炎、腦炎、腦脊髓炎、肺水腫、循環障礙等嚴重併發症,表現為精神差、嗜睡、易驚、頭痛、嘔吐、肢體抖動、呼吸增快、心率加快等症狀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,尤其是在飯前便後;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定期開窗通風;盡量避免帶兒童前往人員密集、空氣不流通的場所。若發現疑似手足口病症狀,應及時就醫,並遵醫囑進行隔離治療,防止疾病傳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