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髓空洞症的危害包括運動障礙、感覺障礙、自主神經功能障礙、肌肉萎縮、脊柱畸形等。
1. 運動障礙:脊髓空洞症會影響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,導致肢體無力、動作不靈活,嚴重時可出現癱瘓,影響正常的行走、持物等日常活動,降低生活自理能力。
2. 感覺障礙:患者常出現痛溫覺減退或喪失,而觸覺相對保留,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因感知不到疼痛而受傷,比如燙傷、割傷等,且難以察覺,增加感染風險。
3.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:可出現皮膚乾燥、無汗、指甲變形等表現,還可能影響排尿、排便功能,導致大小便失禁或瀦留,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生活困擾。
4. 肌肉萎縮:由於神經功能受損,相應支配的肌肉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支持,逐漸出現萎縮,肌肉體積變小,力量減弱,進一步加重肢體功能障礙。
5. 脊柱畸形:長期患病可能導致脊柱的穩定性受到影響,引發脊柱側彎、後凸等畸形,不僅影響外觀,還可能壓迫脊髓,加重病情。
脊髓空洞症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,防止受傷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定期復查。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,按時服藥、接受康復訓練等,以延緩病情發展,提高生活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