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毒症患者做完透析後可能出現低血壓、失衡綜合徵、肌肉痙攣、發熱、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。
1. 低血壓:透析過程中脫水速度過快、乾體重設定不準確等因素,可導致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,引起血壓下降,患者常出現頭暈、心慌、出汗等症狀,嚴重時可能出現意識喪失。
2. 失衡綜合徵:多見於首次透析或透析不充分的患者,血液中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質下降速度快,而腦組織中尿素氮等下降相對較慢,導致腦組織滲透壓相對升高,引起腦水腫,患者可出現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煩躁不安等表現。
3. 肌肉痙攣:多在透析中後期出現,與超濾速度過快、低鈣血症、低鎂血症等有關,常見於下肢,表現為肌肉強直性收縮,疼痛明顯。
4. 發熱:可能是由於致熱原進入體內、感染等原因引起,患者可出現寒戰、發熱等症狀,體溫可高達38℃甚至更高。
5. 過敏反應:多與使用的透析器、管路等材料有關,患者可出現皮膚瘙癢、皮疹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嚴重的過敏反應可危及生命。
尿毒症患者透析後要密切關注自身身體狀況,注意休息,保證充足睡眠,飲食上遵循低鹽、低脂、優質低蛋白原則,嚴格控制水分攝入。同時,需按照醫生要求定期進行透析及相關檢查,出現不適及時就醫,以便調整治療方案,提高生活質量,延長生存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