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外傷的臨床表現有血尿、疼痛、腫塊、休克、發熱等。
1.血尿:是腎外傷最常見的症狀,可為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。出血量與腎損傷程度不一定成正比,有些嚴重腎損傷可能血尿並不明顯,而輕微損傷卻可能出現大量血尿。
2.疼痛:受傷部位常出現疼痛,可為鈍痛或銳痛。腎包膜下血腫可引起腰部脹痛;血塊通過輸尿管時可導致腎絞痛,疼痛劇烈且向會陰部放射。
3.腫塊:腎周圍血腫和尿外滲可使局部形成腫塊,腰部或腹部可觸及邊界不清的腫塊,且有明顯壓痛。
4.休克:嚴重腎外傷,尤其是合併其他臟器損傷時,可因大量出血導致休克,出現面色蒼白、血壓下降、脈搏細速等症狀。
5.發熱:腎外傷後,由於血腫吸收、組織損傷後分解產物吸收等原因,可出現低熱,一般體溫不超過38.5℃,若繼發感染,體溫可明顯升高。
腎外傷後要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二次受傷。密切觀察自身症狀,如血尿、疼痛等情況是否加重。飲食上適當增加營養,促進恢復。同時,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並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