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裂便血的症狀有排便時出血、滴血、手紙上帶血、噴射狀出血、膿血便等。
1. 排便時出血:排便過程中,糞便摩擦肛裂創面,導致少量鮮血流出,一般隨糞便排出,顏色鮮紅。這是較為常見的表現,患者在每次排便時都可能出現。
2. 滴血:血液從肛裂處一滴一滴地落下,通常在排便結束後仍會持續一段時間。滴血情況相對排便時出血稍少見些,出血量也會稍多一點。
3. 手紙上帶血:排便後用手紙擦拭肛門時,手紙上會沾染少量鮮血,這是由於手紙接觸到肛裂創面,帶出了少量血液,一般出血量較少。
4. 噴射狀出血:這種情況相對罕見,當肛裂損傷到較粗大的血管時,會出現噴射狀出血,血液呈噴射狀湧出,出血量較大,需及時處理。
5. 膿血便:若肛裂合併感染,除了有血液外,還會出現膿性分泌物,與血液混合形成膿血便,這往往提示病情較為嚴重,可能存在感染擴散等情況。
出現肛裂便血症狀後,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久坐久站,防止便秘和腹瀉。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等,減少對肛管的刺激。同時,要注意肛門局部清潔,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遵醫囑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