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蚊叮咬通常不一定會得基孔肯雅熱。
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。伊蚊只是傳播該病毒的媒介,並非每只伊蚊都攜帶基孔肯雅病毒。只有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,才有可能感染基孔肯雅熱。而且即便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,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也會發揮作用。免疫系統會識別並嘗試清除入侵的病毒,部分人憑借自身較強的免疫力,能夠成功抵御病毒,從而不發病。
基孔肯雅熱的發病還與多種因素有關。比如叮咬的伊蚊數量,如果在短時間內被大量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,感染病毒的幾率會增加,發病的可能性也隨之提高。另外,個人的健康狀況也有影響,本身存在基礎疾病、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感染病毒後發病的風險相對更高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。居住環境可安裝紗窗、紗門,使用蚊帳,減少伊蚊進入室內的機會。外出時,可塗抹驅蚊劑,穿著長袖長褲,避免在伊蚊活動高峰期前往蚊蟲密集的地方。若出現發熱、關節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熱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,以便盡早診斷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