皰疹和濕疹在病因、症狀、發病部位、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皰疹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,如單純皰疹病毒、水痘 - 帶狀皰疹病毒等;濕疹則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引發的皮膚炎症反應,常見的內部因素有內分泌失調、精神因素等,外部因素如食物、花粉、化學物質刺激等。
2. 症狀:皰疹表現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皰,皰液清亮,皰壁較厚,一般皰群之間皮膚正常,破潰後可形成糜爛、潰瘍,伴有疼痛;濕疹的症狀多樣,急性期以丘皰疹為主,有滲出傾向,慢性期則以苔蘚樣變為主,瘙癢劇烈。
3. 發病部位:皰疹有一定的好發部位,如單純皰疹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,如口唇、鼻孔周圍等;帶狀皰疹常沿一側神經呈帶狀分布,不超過身體中線。濕疹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,常見於頭面部、耳部、手足、小腿等暴露部位。
4. 治療方法:皰疹治療以抗病毒為主,如使用阿昔洛韋、伐昔洛韋等藥物,同時根據症狀給予止痛、營養神經等對症治療;濕疹治療主要是抗炎、止癢,根據病情輕重選擇外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軟膏,或口服抗組胺藥物等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搔抓,以防感染。飲食上盡量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以及易致敏食物。若患有皰疹或濕疹,應及時就醫,嚴格遵醫囑用藥和治療,切不可自行隨意用藥,以免延誤病情或加重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