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蚤咬後常出現紅斑、丘疹、瘙癢、水皰、發熱等症狀。
1. 紅斑:跳蚤叮咬人體後,局部皮膚首先會出現紅斑,這是由於跳蚤唾液中的毒素刺激皮膚,導致皮膚血管擴張,形成紅色斑片,大小不一,通常直徑在2-5毫米,顏色多為淡紅色至鮮紅色,邊界一般較為清晰。
2. 丘疹:在紅斑基礎上,很快會發展出丘疹,表現為高出皮膚表面的小疙瘩,質地較硬,頂端可能稍尖,觸摸時有明顯的異物感,一般單個或多個成群出現,給人帶來不適。
3. 瘙癢:瘙癢是跳蚤叮咬後極為常見的症狀,因為跳蚤唾液引發了人體的免疫反應。瘙癢感較為劇烈,常常使人忍不住搔抓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休息,搔抓後可能導致皮膚破損,增加感染風險。
4. 水皰:部分人被跳蚤叮咬後,局部皮膚會出現水皰,這是皮膚對跳蚤叮咬反應較為強烈的表現。水皰內含有清亮或淡黃色液體,大小不等,小的如針尖大小,大的可能直徑達 1 - 2 釐米,水皰壁較薄,容易破裂。
5. 發熱:少數情況下,被跳蚤叮咬後人體可能出現發熱症狀,這是身體對跳蚤毒素的全身性反應。發熱程度因人而異,一般為低熱,體溫在 37.5℃ - 38℃之間,可能還伴有頭痛、乏力等不適症狀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居住環境清潔衛生,定期打掃房間、更換床單被套,避免跳蚤滋生。寵物也要做好驅蟲工作,防止跳蚤寄生。若被跳蚤叮咬後症狀嚴重,如出現大面積皮疹、高熱不退等情況,應及時就醫,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