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病常見症狀有頸部疼痛、上肢麻木、頭暈、視力模糊、吞咽困難等。
1. 頸部疼痛:這是頸椎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,通常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、骨質增生等原因,導致頸部肌肉、韌帶等組織受到刺激或損傷,引發疼痛。疼痛程度因人而異,可為隱痛、酸痛或刺痛,在長時間低頭、勞累後疼痛往往會加重。
2. 上肢麻木:當頸椎病變壓迫神經根時,會導致上肢出現麻木症狀。麻木感可從肩部沿上肢外側或內側放射至手指,同時可能伴有上肢無力,影響正常的抓握、持物等動作,嚴重時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較大困擾。
3. 頭暈:部分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頭暈症狀,這主要是因為頸椎病變影響了椎動脈供血。當椎動脈受到壓迫或刺激時,腦部供血不足,從而引發頭暈,常在突然轉頭或頸部位置改變時發作,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惡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4. 視力模糊:少數情況下,頸椎病會影響交感神經,進而導致眼部出現問題,引起視力模糊。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後,會干擾眼部的神經調節功能,使眼睛出現視物不清、眼脹、眼痛等症狀。
5. 吞咽困難:極為罕見的情況下,頸椎前緣骨質增生會壓迫食管,導致吞咽困難。這種吞咽困難一般呈漸進性加重,初期可能只是在吞咽固體食物時有梗阻感,隨著病情發展,吞咽流質食物也可能會出現困難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,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、電腦等。工作間隙適當活動頸部,進行一些簡單的頸部伸展運動。選擇合適的枕頭和床墊,保證睡眠時頸椎處於自然生理曲度。若出現上述症狀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,積極改善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