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

產褥期常見症狀及護理

發佈時間:2025-07-22 09:23:13

產褥期常見症狀包括產後體溫升高、產後宮縮痛、惡露、會陰傷口疼痛、排尿困難與便秘、乳房脹痛、乳頭皸裂等,針對這些症狀需採取相應護理措施以保障產婦健康恢復。

一、產後體溫升高:產後24小時內體溫可略升高,但一般不超過38℃,可能與產程中過度疲勞等有關,通常無需特殊處理,適當休息、補充水分即可。若產後3 - 4天出現乳房血管、淋巴管極度充盈,體溫可達38.5℃左右,稱為泌乳熱,一般持續4 - 16小時後降至正常,也無需特殊用藥。若體溫持續異常則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。

2.產後宮縮痛:產褥早期因子宮收縮引起下腹部陣發性劇烈疼痛,多見於經產婦。一般持續2 - 3天自然消失。可通過按摩子宮、熱敷下腹部緩解疼痛。

3.惡露:產後隨子宮蛻膜脫落,含有血液、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,稱為惡露。需注意觀察惡露的量、顏色及氣味。保持會陰清潔,勤換會陰墊。

4.會陰傷口疼痛:保持會陰清潔乾燥,每日用消毒溶液擦洗會陰。如有水腫可局部用50%硫酸鎂濕熱敷。

5.排尿困難與便秘:鼓勵產婦盡早自解小便,若排尿困難可採用誘導排尿等方法。產後多吃富含纖維素食物,盡早下床活動,預防便秘。

六、乳房脹痛:盡早哺乳,按需哺乳,確保乳汁排出通暢。若乳汁過多不能吸盡,可用吸奶器將多餘乳汁吸出。

七、乳頭皸裂:哺乳前濕熱敷乳房和乳頭3 - 5分鐘,擠出少量乳汁使乳暈變軟,讓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吮在嬰兒口中。

產褥期護理至關重要,產婦應保證充足睡眠與休息,保持心情舒暢,飲食營養均衡。若出現異常症狀,如惡露異味、發熱不退、傷口紅腫滲液等,應及時就醫,嚴格遵醫囑進行檢查與治療。

產褥期常見症狀及護理
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
關註微信公眾號,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
近期最多人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