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肌勞損主要是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的積累性損傷,引發局部慢性無菌性炎症,以腰部隱痛、反復發作、勞累後加重為主要症狀,治療方法多樣,包括一般治療、物理治療、藥物治療等。
一、腰肌勞損症狀:腰部疼痛是主要症狀,疼痛多為隱痛或酸痛,時輕時重,勞累後症狀明顯加劇,休息後則有所緩解。疼痛具有反復性,在天氣變化,如寒冷、潮濕時,疼痛也會加重。腰部活動時,尤其是長時間彎腰、扭轉或直腰等動作,會感到受限,嚴重時可能影響正常的站立和行走。部分患者可在腰部肌肉處摸到條索狀硬結或壓痛點,按壓這些部位時疼痛會加劇。
2.腰肌勞損治療:一般治療要求患者注意休息,避免腰部過度勞累和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,可適當進行腰部伸展運動,加強腰部肌肉鍛鍊,如小飛燕、五點支撐法等。物理治療通過熱敷、按摩、針灸、理療等方式,促進腰部血液循環,緩解肌肉痙攣,減輕疼痛症狀。熱敷可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,每次15 - 20分鐘,每天3 - 4次;按摩和針灸需由專業人員操作。藥物治療方面,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非甾體抗炎藥,如布洛芬、雙氯芬酸鈉等,以減輕炎症和疼痛;也可外用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的膏藥,如雲南白藥膏、活血止痛膏等。
治療過程中要遵循醫生的建議,按時服藥、進行物理治療。病情緩解後,也需注意腰部的日常保健,避免再次損傷。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重新評估病情並調整治療方案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