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引發多種症狀,治療方案通常採用聯合用藥。
一、幽門螺桿菌症狀:部分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無明顯症狀。有症狀者,常見消化不良症狀,如飽脹感,進食少量食物後就感覺胃部脹滿不適;還會出現胃痛,疼痛程度、性質不一,可為隱痛、脹痛或刺痛,發作時間不規律。口臭也是較為突出的症狀,因為幽門螺桿菌在口腔和胃腸道內分解尿素等物質,產生有異味的氣體。惡心、嘔吐等症狀也可能出現,尤其在胃部受到刺激或炎症較為嚴重時。
2.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:一般採用質子泵抑制劑、鉍劑和抗生素聯合的治療方法。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胃酸分泌,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、蘭索拉唑、雷貝拉唑等,能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,為其他藥物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環境。鉍劑如枸櫞酸鉍鉀等,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防止胃酸、胃蛋白酶等對胃黏膜的進一步損傷,同時還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。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、克拉霉素等,通過抑制或殺滅幽門螺桿菌來達到治療目的。通常療程為10 - 14天。
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按醫囑按時、按量服藥,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,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導致細菌耐藥。治療後需復查,一般在停藥4周後進行碳呼氣試驗等檢查,確認幽門螺桿菌是否被徹底清除。同時,注意飲食衛生,盡量不吃生冷食物,提倡公筷、公勺和分餐制,避免再次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