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痔瘡是發生在齒線以上的痔,通常由靜脈曲張引起,其症狀多樣,治療方法也有多種選擇。
一、內痔瘡的症狀:
1. 便血:這是較為常見的症狀,表現為排便時或排便後出現點滴狀或噴射狀出血,顏色鮮紅,一般不與糞便相混合。
2. 脫出:隨著病情發展,內痔可脫出肛門外。初期可自行回納,後期則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。
3. 疼痛:單純內痔一般無疼痛,但若發生嵌頓、血栓形成或感染時,會出現劇烈疼痛。
4. 瘙癢:由於內痔脫出時常有黏液流出,刺激肛周皮膚,可導致瘙癢,嚴重時可引起濕疹。
2.內痔瘡的治療:
1. 一般治療:適用於初期內痔,通過調整生活方式,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避免久坐、久站,改變排便習慣,防止便秘和腹瀉等,可緩解症狀。
2. 藥物治療:包括局部用藥和口服藥物。局部用藥如栓劑、膏劑,可起到消炎、止痛、止血的作用;口服藥物主要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減輕水腫。
3. 手術治療:對於病情嚴重、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,可考慮手術。常見手術方式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、橡皮圈套扎術等。
治療內痔瘡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方法。治療期間應保持肛周清潔,避免用力排便,防止病情加重。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建議進行規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