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下降至正常範圍以下,其表現多樣,治療方法也有多種。
一、胃下垂的表現:
1. 消化系統症狀:常出現腹脹,尤其是在進食後,由於胃排空延遲,食物長時間瀦留於胃內導致。還會有惡心、嘔吐,多在進食過多或飯後活動時發作。消化不良症狀明顯,如食慾不振、噯氣等。
2. 全身症狀:因長期消化吸收不良,可導致體重減輕、消瘦。患者還可能出現精神不振、失眠、頭痛等神經官能症症狀,這與長期身體不適引起的精神壓力有關。
3. 體徵:部分患者可出現腹部深壓痛,且壓痛點不固定,常隨體位改變而變化。有些患者還能聽到胃內振水音,這是胃內液體和氣體相互撞擊產生的聲音。
2.胃下垂的治療:
1. 一般治療:患者需注意飲食,少食多餐,避免一次進食過多加重胃的負擔。食物選擇易消化、營養豐富的,如米粥、麵條、魚肉等。同時要避免飯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,可適當進行散步等舒緩運動,增強腹肌力量。
2. 藥物治療:可使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,如多潘立酮等,幫助胃排空,緩解腹脹等症狀。對於伴有消化不良的患者,可使用消化酶制劑輔助消化。
3. 中醫治療:中醫的針灸、推拿等療法對胃下垂有一定療效。針灸可選取中脘、足三里、胃俞等穴位,通過刺激穴位調節胃腸功能。推拿則通過按摩腹部,促進胃腸蠕動,增強胃的張力。
4. 手術治療:對於症狀嚴重、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,可考慮手術治療,如胃部分切除術等,以縮短胃的韌帶,使胃恢復到正常位置。
胃下垂患者日常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,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精神緊張。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堅持治療,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