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是一種常見慢性病,瞭解其症狀及預防方法對維護健康至關重要。
一、高血壓的症狀:部分高血壓患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頭痛,多為雙側顳部、後枕部的搏動性疼痛,在血壓波動較大時更為明顯;還可能出現頭暈,常表現為頭部昏沈、不清醒感,尤其在突然起身或改變體位時容易發生;心悸也是常見症狀之一,患者自覺心跳異常,可伴有心慌不適;另外,疲勞乏力也較為多見,日常活動後容易感到疲倦,體力難以恢復。隨著病情進展,長期高血壓若控制不佳,影響到心臟、腎臟、眼睛等重要器官時,會出現相應器官受損的症狀,如心功能不全時的呼吸困難,腎功能損害時的夜尿增多等。
2.高血壓的預防: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高血壓的關鍵。合理飲食方面,要減少鈉鹽攝入,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,增加鉀攝入,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、豆類等富含鉀的食物;控制脂肪攝入,少吃油炸食品、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食物。適量運動也不可或缺,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也可適當進行力量訓練。戒煙限酒,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會增加高血壓發病風險,應盡量戒煙,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克,女性不超過15克。同時,要保持心理平衡,避免長期精神緊張、焦慮、抑鬱等不良情緒,可通過聽音樂、旅遊等方式緩解壓力。
定期測量血壓,關注血壓變化,一旦發現血壓異常及時就醫。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,若患有其他可能影響血壓的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脂等,積極治療基礎疾病,以降低高血壓的發病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