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腦癱是指嬰兒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內腦發育早期,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徵,主要症狀和體徵涉及運動、姿勢、反射等多方面異常。
一、運動發育遲緩:正常小兒在不同年齡階段有相應的運動發育里程碑,而腦癱患兒往往落後。如3個月不能抬頭,6個月不能獨坐,1歲不能獨站等。
2.姿勢異常:常呈現多種異常姿勢,如頭背屈、角弓反張,站立時足尖著地、剪刀步態等。
3.肌張力異常:可表現為肌張力增高,肢體僵硬,活動時阻力大;也可出現肌張力低下,肢體鬆軟,自主運動減少。
4.反射異常:原始反射延遲消失,如擁抱反射、握持反射等在應消失的年齡階段仍存在;同時,一些正常的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。
5.其他表現:部分患兒還可能伴有智力低下、語言障礙、癲癇發作、視覺和聽覺障礙等。
對於小兒腦癱,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干預至關重要。一旦懷疑小兒存在腦癱可能,應及時就醫,進行全面評估和診斷。治療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,綜合運用康復訓練、物理治療、藥物治療等多種方法,最大程度改善患兒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,促進其全面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