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疹腮腺炎分別由麻疹病毒、腮腺炎病毒引起,有各自典型症狀,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。
一、麻疹症狀:感染麻疹病毒後有潛伏期,之後出現前驅症狀,表現為發熱、咳嗽、流涕、眼結膜炎等類似感冒症狀,同時口腔可見麻疹黏膜斑。發熱3 - 4天後出疹,先於耳後、發際開始,漸及前額、面、頸部,自上而下蔓延至胸、腹、背及四肢,最後達手掌與足底。皮疹為紅色斑丘疹,疹間皮膚正常。出疹期全身症狀及呼吸道症狀加劇,體溫可高達40℃。疹退後皮膚有糠麩樣脫屑及棕色色素沈著。
2.腮腺炎症狀:以腮腺腫大為主要特徵,通常一側腮腺先腫大,數日後對側腮腺也出現腫大,腫大以耳垂為中心,向前、後、下發展,邊緣不清,表面發熱但多不紅,觸之有彈性感及觸痛,張口、咀嚼特別是吃酸性食物時脹痛加劇。部分患者可伴有發熱、頭痛、食慾缺乏等全身症狀。
3.麻疹治療:一般治療為臥床休息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、適宜溫度與濕度,注意皮膚、眼、鼻、口腔清潔。對症治療針對高熱給予退熱劑,咳嗽給予止咳祛痰藥等。抗病毒治療可早期應用利巴韋林等。
4.腮腺炎治療: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。一般治療為臥床休息,給予易消化、清淡飲食,避免酸性食物,注意口腔衛生。對症治療針對高熱給予退熱藥物,腮腺腫痛可局部冷敷或用中藥如意金黃散調敷。併發睪丸炎時,局部冷敷並用丁字帶托起陰囊;併發胰腺炎時應禁食、胃腸減壓等。
患病期間應嚴格遵醫囑用藥,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。注意監測病情變化,如體溫、症狀改善情況等。若出現病情加重或新症狀,需及時就醫。同時,患者需做好隔離,防止疾病傳播給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