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門梗阻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併發症之一,主要表現為腹痛、嘔吐等症狀,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。
一、幽門梗阻的表現:
1. 嘔吐:是幽門梗阻的主要症狀,嘔吐多發生在下午或晚上,嘔吐量大,一次可達1000 - 2000ml,嘔吐物為宿食,不含膽汁,有腐敗酸臭味。
2. 腹痛:多為脹痛,疼痛性質不一,可為鈍痛、脹痛或絞痛,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,進食後疼痛可加重,嘔吐後疼痛可緩解。
3. 胃蠕動波:上腹部可見胃型及蠕動波,自左肋弓下向右緩慢推進,有時可見逆蠕動波。
4. 振水音:清晨空腹或餐後6 - 8小時以上,用手搖晃上腹部,可聽到氣、液撞擊的聲音,提示胃內有大量液體瀦留。
5. 營養不良及水電解質紊亂:長期嘔吐導致營養物質丟失,患者可出現消瘦、貧血、皮膚乾燥、彈性消失等營養不良表現,還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,如低鉀低氯性鹼中毒。
2.幽門梗阻的治療:
1. 保守治療:適用於痙攣性或水腫性幽門梗阻。禁食、胃腸減壓,以減輕胃內瀦留物對胃黏膜的刺激,緩解嘔吐症狀;同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,通過靜脈輸液補充營養物質和水分;還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,如奧美拉唑等,減少胃酸分泌,減輕胃黏膜炎症。
2. 手術治療:適用於瘢痕性幽門梗阻或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。手術方式主要有胃大部切除術、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引流術等,手術目的是解除梗阻,恢復胃的正常排空功能。
治療期間應嚴格遵循醫囑,按時服藥、定期復查。飲食方面,在病情緩解後,從流食、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,少食多餐,以減輕胃的負擔。若出現腹痛、嘔吐加重等異常情況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