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小症的症狀包括生長緩慢、體型比例不協調、骨骼發育遲緩、性發育延遲、特殊面容等。
1.生長緩慢:矮小症患者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身高增長速度比同齡人緩慢。正常兒童在不同年齡段有相應的身高增長標準,而矮小症患兒每年身高增長幅度明顯低於正常範圍,可能長期處於班級中較矮的位置,幾年內身高變化不顯著。
2.體型比例不協調:部分矮小症患者身體各部分比例可能出現不協調的情況。比如四肢相對較短,與身體軀乾的比例不太符合正常標準,看起來會有些頭大、四肢短小。
3.骨骼發育遲緩:通過影像學檢查可發現,矮小症患者的骨骼發育明顯落後於同齡人。骨齡通常會比實際年齡小,骨骼的生長板閉合時間也會延遲,這直接影響了最終身高的增長。
4.性發育延遲:不少矮小症患者會出現性發育延遲的現象。在正常青春期發育階段,他們可能沒有明顯的第二性徵出現,如男孩沒有變聲、喉結突出,女孩沒有乳房發育、月經初潮等,且性器官發育也相對遲緩。
5.特殊面容:一些特定類型的矮小症患者可能有特殊面容。例如某些綜合徵導致的矮小症,患者可能有眼距寬、鼻梁塌陷、耳朵位置低等特殊面部特徵。
矮小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充足睡眠,因為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旺盛。同時要合理飲食,均衡營養,多攝入富含蛋白質、鈣等營養物質的食物。還要適當運動,像跳繩、籃球等運動有助於刺激骨骼生長。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就醫檢查,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和監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