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潰瘍出血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、內鏡治療、介入治療、輸血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
1. 藥物治療:通過使用藥物抑制胃酸分泌、保護胃黏膜、促進止血。對於胃潰瘍出血患者,胃酸會影響止血效果並刺激潰瘍面加重出血,抑制胃酸分泌可創造有利於止血的環境。遵醫囑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,能特異性地作用於胃黏膜壁細胞,抑制胃酸分泌;鋁碳酸鎂咀嚼片可中和胃酸,減輕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;凝血酶凍乾粉能促使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,加速血液凝固從而止血。
2. 內鏡治療:借助內鏡直接觀察胃潰瘍出血部位,並採取相應措施。能精准定位出血點,通過噴灑止血藥物、注射止血劑、使用熱探頭等方式快速止血。如在內鏡下對出血部位噴灑去甲腎上腺素鹽水溶液,可使局部血管收縮達到止血目的;注射腎上腺素等藥物能促使局部血管痙攣、血小板聚集而止血;利用熱探頭產生的熱量使組織蛋白凝固,封閉出血血管。
3. 介入治療:通過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,然後進行栓塞等操作。對於藥物和內鏡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,能準確找到出血責任血管,阻斷血流從而止血。經皮穿刺股動脈,將導管選擇性插入胃十二指腸動脈等相關血管,注入栓塞劑如明膠海綿顆粒等,堵塞出血血管,達到止血效果。
4. 輸血治療:當患者因胃潰瘍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或嚴重貧血時,及時輸血補充血液量和紅細胞等成分。維持患者的有效循環血量,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,改善貧血症狀,防止因缺血缺氧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。根據患者情況輸注紅細胞懸液、血漿、血小板等血液製品。
5. 手術治療:對於經上述治療仍出血不止或存在其他嚴重併發症的患者採用手術。切除潰瘍病灶,直接處理出血血管,從根本上解決出血問題。如胃大部切除術,切除大部分胃組織,包括潰瘍病灶及出血部位,重建胃腸道,減少胃酸分泌,消除出血隱患。
胃潰瘍出血患者治療後要注意規律飲食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戒煙戒酒,防止刺激胃黏膜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作息,避免精神過度緊張,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