筋膜炎和痛風區別主要體現在發病原因、症狀表現、疼痛特點、檢查診斷、治療方法等方面。
1. 發病原因:筋膜炎多由長期勞損、外傷、受寒等因素,致使筋膜出現無菌性炎症;痛風主要因體內嘌呤代謝紊亂,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,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等部位引發炎症。
2. 症狀表現:筋膜炎常表現為局部肌肉疼痛、僵硬,活動時疼痛加劇,可觸及條索狀硬結;痛風發作多在夜間,關節劇痛,常見於大腳趾關節,關節紅腫熱痛明顯,嚴重時影響活動。
3. 疼痛特點:筋膜炎疼痛多為隱痛、酸痛,勞累後加重,休息後緩解;痛風疼痛呈突然發作的劇痛,疼痛程度較重,且疼痛部位較為固定。
4. 檢查診斷:筋膜炎主要依據症狀、體徵及排除其他疾病診斷;痛風通過檢測血尿酸水平升高,關節超聲或雙能CT發現尿酸鹽結晶等確診。
5. 治療方法:筋膜炎以物理治療、藥物治療為主,如熱敷、按摩、使用非甾體抗炎藥;痛風急性發作期用秋水仙鹼、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,緩解期需降尿酸治療。
日常要注意合理飲食,控制高嘌呤食物攝入,避免關節過度勞累和受寒。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,明確診斷後嚴格遵醫囑治療,定期復查,以便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