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臟起搏器和支架在作用機制、適用病症、治療方式、植入位置、術後影響等方面存在不同。
1. 作用機制:心臟起搏器主要通過發送電脈衝來刺激心臟,幫助心臟維持正常的節律和跳動;心臟支架則是通過撐開狹窄或堵塞的冠狀動脈,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。
2. 適用病症:心臟起搏器適用於心跳過慢、心臟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問題;心臟支架主要用於治療冠心病,解決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導致的心肌供血不足。
3. 治療方式:心臟起搏器是通過手術將電極導線植入心臟,連接起搏器,以調節心臟節律;心臟支架是通過介入手術,將支架通過導管輸送到冠狀動脈病變部位並釋放。
4. 植入位置:心臟起搏器通常植入在胸部皮下組織,電極導線連接到心臟;心臟支架直接放置在冠狀動脈血管內。
5. 術後影響:安裝心臟起搏器後,需定期檢查起搏器功能,生活中要避免強磁場環境;植入心臟支架後,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,預防血栓形成,同時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,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。
無論是安裝心臟起搏器還是植入心臟支架,術後都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規律作息、合理飲食、適度運動等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,及時瞭解身體恢復情況,如有不適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