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咽炎與慢性咽炎在病因、症狀、病程、檢查表現、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急性咽炎多由病毒、細菌感染引發,像柯薩奇病毒、溶血性鏈球菌等,也可因不良環境刺激、過度用嗓等誘發;慢性咽炎常因急性咽炎反復發作,鼻腔、鼻竇疾病的炎性分泌物刺激,以及長期吸煙飲酒、接觸有害氣體等導致。
2. 症狀:急性咽炎起病急,初起時咽部乾燥、灼熱,繼而疼痛,吞咽時加重,可伴有發熱、頭痛、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;慢性咽炎症狀相對較輕,一般有咽部不適感,如異物感、灼熱感、乾燥感、刺激感,常有刺激性咳嗽,並伴有惡心。
3. 病程:急性咽炎病程較短,通常在1周左右,經過積極治療可較快恢復;慢性咽炎病程漫長,常超過3個月,症狀時輕時重,容易反復。
4. 檢查表現:急性咽炎檢查可見咽部黏膜急性充血、腫脹,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,嚴重時可見膿性分泌物附著;慢性咽炎檢查可見咽部黏膜慢性充血,黏膜層增厚,咽後壁有較多顆粒狀隆起的淋巴濾泡。
5. 治療方法:急性咽炎以抗感染治療為主,病毒感染多采用對症治療,細菌感染則使用抗生素,同時配合局部含漱等;慢性咽炎一般採用去除病因、中醫中藥及局部治療等綜合方法,如改善生活環境、戒煙酒等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規律作息,適度鍛鍊,增強自身抵抗力。若出現咽部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,明確診斷後遵醫囑規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