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肌勞損和筋膜炎在病因、症狀、疼痛部位、影像學表現、治療方法等方面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腰肌勞損常因腰部長期過度負重、姿勢不良、急性腰扭傷後未徹底治癒等導致;筋膜炎多由寒冷、潮濕、慢性勞損使肌肉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反應引起。
2. 症狀:腰肌勞損主要症狀是腰部酸痛或脹痛,勞累時加重,休息後緩解,部分有肌肉僵硬感;筋膜炎疼痛特點為刺痛、灼痛,有明顯壓痛點,有時可觸及條索狀結節。
3. 疼痛部位:腰肌勞損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骶部肌肉附著點處;筋膜炎疼痛部位相對更廣泛,可在腰背部多個區域,且疼痛範圍較模糊。
4. 影像學表現:腰肌勞損在X線、CT等影像學檢查多無明顯異常;筋膜炎在MRI檢查時,可能顯示局部筋膜增厚、水腫等炎症表現。
5. 治療方法:腰肌勞損治療以休息、物理治療、康復鍛鍊為主,疼痛嚴重時可使用止痛藥物;筋膜炎除休息、物理治療外,還可採用局部封閉治療,對緩解疼痛效果較好。
無論是腰肌勞損還是筋膜炎,日常都要注意腰部保暖,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,適當進行腰部肌肉鍛鍊。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案,積極配合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