咽峽炎與咽炎在病因、症狀、病變部位、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咽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,如柯薩奇病毒、腸道病毒等,少數由細菌感染導致;咽炎可由病毒、細菌感染引發,也可能因環境因素、過敏反應、不良生活習慣等誘發。
2. 症狀:咽峽炎主要症狀為發熱、咽痛,咽峽部可見皰疹、潰瘍等;咽炎症狀相對較輕,常見咽部不適感、異物感、咽癢、口乾、咽痛、乾咳、咽部刺激感,有時還伴有微痛,患者常有刺激性咳嗽,並伴有惡心。
3. 病變部位:咽峽炎病變主要集中在咽峽部,包括齶垂、軟齶游離緣、兩側的齶舌弓及齶咽弓、扁桃體等;咽炎病變主要在咽部黏膜、黏膜下及淋巴組織。
4. 治療方法:咽峽炎以對症治療為主,如發熱時給予退熱藥物,病毒感染一般無需特殊抗病毒治療,細菌感染則使用抗生素;咽炎治療根據病因,病毒感染同樣對症處理,細菌感染用抗生素,同時可配合含漱液、含片等緩解症狀,過敏因素導致的需使用抗過敏藥物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,勤刷牙、漱口,減少細菌滋生。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以防加重咽喉不適。注意休息,保證充足睡眠,增強身體抵抗力。若出現症狀應及時就醫,嚴格遵醫囑治療,避免自行用藥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