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循環淤血的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、水腫、頸靜脈怒張、肝大、胃腸道症狀等。
1.呼吸困難:這是較為突出的症狀,早期多在勞累後出現,休息可緩解,隨著病情進展,可出現端坐呼吸,即不能平臥,需採取端坐位或半臥位來減輕呼吸困難症狀,嚴重時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,在夜間睡眠中突然憋醒,被迫坐起。
2.水腫:常首先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,如雙下肢,行走活動後明顯,休息一夜後可減輕,嚴重時可蔓延至全身,包括陰囊、腹壁等部位,按壓可出現凹陷。
3.頸靜脈怒張: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時頸外靜脈常不顯露,平臥時可稍見充盈,若取30°-45°的半臥位時頸靜脈充盈超過正常水平,稱為頸靜脈怒張,提示體循環靜脈壓增高。
4.肝大:肝臟因淤血腫大,質地較軟,有壓痛,持續慢性肝淤血可導致心源性肝硬化。
5.胃腸道症狀:胃腸道淤血可引起食慾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,長期淤血還可能影響消化吸收功能。
日常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,減少心臟負擔。飲食上控制鹽和水分的攝入,防止加重水腫。定期監測體重、尿量等指標,若出現症狀加重或異常變化,需及時就醫,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用藥,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,以維持病情穩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