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節損傷症狀包括疼痛、腫脹、活動受限、關節彈響、畸形等。
1. 疼痛:受傷後膝關節會立即出現明顯疼痛,疼痛程度因損傷類型和嚴重程度而異。輕度損傷可能是隱痛,而嚴重損傷如韌帶斷裂、骨折等則會引發劇烈疼痛,且在活動、按壓受傷部位時疼痛加劇。
2. 腫脹:損傷後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組織液滲出,導致膝關節迅速腫脹。腫脹程度不同,輕者可能只是輕微的飽滿感,重者膝關節會明顯增粗,皮膚發亮。
3. 活動受限:膝關節正常的屈伸、旋轉等活動會受到限制。患者可能無法正常行走、上下樓梯,嚴重時甚至無法自主移動膝關節,這是由於疼痛和關節結構損傷影響了正常的運動功能。
4. 關節彈響:在活動膝關節時,可能會聽到咔噠咯噔等異常響聲。這可能是半月板損傷、關節內游離體等原因導致,彈響有時會伴隨疼痛或卡頓現象。
5. 畸形:嚴重的膝關節損傷,如骨折、韌帶嚴重撕裂等,可能導致膝關節外觀畸形。比如出現關節成角、縮短或旋轉畸形等,與正常膝關節形態明顯不同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膝關節,運動前充分熱身,避免過度運動和危險動作。一旦出現上述症狀,應及時就醫,明確損傷情況並積極治療,嚴格遵醫囑進行康復訓練,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