褥瘡的臨床表現有紅斑、水泡、潰瘍、組織壞死、竇道形成等。
1.紅斑:初期受壓部位皮膚出現暫時性紅斑,顏色較淺,與周圍皮膚邊界可清晰,局部皮膚溫度可能稍高,這是由於局部血液循環受阻,毛細血管擴張所致,若及時解除壓迫,紅斑可在短時間內消退。
2.水泡:隨著病情進展,受壓部位皮膚會出現水泡,多因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,表皮與真皮分離,組織液滲出積聚形成,水泡大小不一,小的如米粒,大的可能融合成較大水泡,水泡壁薄,容易破潰。
3.潰瘍:水泡破潰後,表皮缺失,露出潮濕的創面,逐漸發展為潰瘍,潰瘍深淺不一,淺的僅累及表皮和真皮淺層,深的可累及皮下組織、肌肉甚至骨骼,潰瘍面常有滲出物,容易繼發感染。
4.組織壞死:若褥瘡未得到有效治療,潰瘍部位的組織會進一步壞死,顏色變黑,質地變硬,壞死組織與周圍健康組織界限逐漸清晰,嚴重影響傷口愈合。
5.竇道形成:長期不愈合的褥瘡可能會形成竇道,這是由於深部組織感染,炎症向周圍和深部蔓延,形成潛行性的盲管,竇道內常有膿性分泌物,不易引流乾淨,增加治療難度。
日常要注意定期為長期臥床者翻身,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,保持皮膚清潔乾燥,選擇合適的床墊和坐墊等。一旦發現有褥瘡跡象,應及時就醫,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,以促進褥瘡愈合,防止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