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癌、卵巢癌的檢查項目有婦科檢查、影像學檢查、實驗室檢查、病理檢查、基因檢測等。
1. 婦科檢查:通過婦科雙合診、三合診等手法,醫生可直接觸摸宮頸、子宮及附件的情況,初步判斷有無腫物、形態是否異常、質地軟硬等,瞭解病變的大致位置與範圍,為後續檢查提供方向。
2. 影像學檢查:超聲檢查能清晰顯示子宮、附件的形態、大小及有無佔位性病變,初步判斷腫物的性質;CT檢查可更準確地觀察盆腔臟器的形態、結構,對腫瘤的大小、位置、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判斷更精准;MRI檢查軟組織分辨力高,能更好地顯示腫瘤的細節及侵犯程度;PET-CT檢查有助於發現全身其他部位的轉移病灶,明確腫瘤分期。
3. 實驗室檢查:腫瘤標誌物檢查,如CA125、HE4等對卵巢癌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,SCC、CEA等在宮頸癌診斷及病情監測中可輔助判斷;HPV檢測對宮頸癌篩查意義重大,大部分宮頸癌與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有關。
4. 病理檢查:是確診宮頸癌、卵巢癌的金標準。通過宮頸活檢、宮頸管搔刮術獲取組織進行病理切片,明確宮頸癌的病理類型;卵巢癌多通過手術切除腫物或穿刺活檢獲取組織,確定腫瘤的良惡性及具體病理類型。
5. 基因檢測:有助於瞭解腫瘤的基因突變情況,對於指導後續的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等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義,還能評估患者預後。
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,定期體檢篩查。若出現異常症狀如陰道不規則出血、腹痛、腹脹等應及時就醫,一旦確診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,嚴格遵醫囑進行後續檢查與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