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

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

發佈時間:2025-07-20 14:56:51

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有下肢腫脹、疼痛、淺靜脈擴張、皮膚溫度變化、股青腫等。

1.下肢腫脹:最為常見,多為單側下肢出現明顯腫脹,這是由於深靜脈血栓形成後,血液回流受阻,大量血液淤積在下肢靜脈內,導致組織間隙液體增多,進而引起下肢腫脹,腫脹程度可因血栓部位和範圍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
2.疼痛:患者常感到下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,可為脹痛、酸痛或壓痛,行走或站立時疼痛往往會加重,因為血栓刺激靜脈壁以及周圍組織,引發炎症反應所致。

3.淺靜脈擴張:當深靜脈回流受阻時,為了代償血液回流,淺靜脈會出現擴張。這是機體的一種自我調節機制,試圖通過增加淺靜脈的血流量來緩解深靜脈阻塞帶來的影響。

4.皮膚溫度變化:部分患者下肢皮膚溫度會出現改變,可表現為局部皮膚溫度升高,這是由於局部血液循環障礙,代謝產物堆積,炎症介質釋放,使得局部血管擴張,血流增加,從而導致皮膚溫度上升。

5.股青腫:相對較為嚴重和罕見,整個下肢極度腫脹,皮膚發亮呈青紫色,皮溫降低,伴有劇烈疼痛,是由於下肢深靜脈廣泛血栓形成,嚴重影響下肢血液回流,導致下肢嚴重淤血所致。
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,適當進行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。如果懷疑有深靜脈血栓,應及時就醫檢查。一旦確診,需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,按時服藥、定期復查,切不可自行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,以免影響治療效果,導致病情反復或加重。

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
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
關註微信公眾號,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
近期最多人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