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腸道出血的症狀有嘔血、黑便、便血、頭暈乏力、腹痛等。
1.嘔血:當胃腸道出血量較大、出血速度較快且部位偏上時,血液會經口腔嘔出。嘔出的血液顏色可因出血時間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,新鮮出血多為鮮紅色,若血液在胃內停留一段時間,經胃酸作用後,可呈咖啡色。
2.黑便:這是較為常見的症狀。由於血液在腸道內經過消化液的作用,血紅蛋白中的鐵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,使糞便顏色變黑,且質地較軟、發亮,類似柏油樣,故又稱柏油便。
3.便血:當出血部位靠近直腸或出血量較大、速度較快時,可出現便血。便血的顏色鮮紅,可與糞便混合,也可在排便後滴出或噴射而出。
4.頭暈乏力:胃腸道出血導致體內血液丟失,引起有效循環血量減少,進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,患者會出現頭暈、乏力、心慌等症狀,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暈厥。
5.腹痛: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,疼痛性質多樣,可為隱痛、脹痛、絞痛等。因為血液刺激胃腸道黏膜及平滑肌,引起胃腸道痙攣或炎症反應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戒煙戒酒,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。若出現上述症狀,應及時就醫,明確病因,並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,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