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透、胸片和 CT 在成像原理、圖像特點、輻射劑量、檢查時間、診斷價值方面存在不同。
1. 成像原理:胸透是利用 X 線穿透人體,在螢光屏上形成動態的影像;胸片是通過 X 線投照,將胸部影像固定在膠片上;CT 則是利用 X 線束對人體某一部位進行斷層掃描,探測器接收穿過人體後的 X 線信號,經計算機處理後重建出人體內部的橫斷面圖像。
2. 圖像特點:胸透圖像是動態的,能觀察到器官的活動情況,但圖像不夠清晰,細微結構難以分辨;胸片圖像為靜態,能較清晰顯示胸部大致結構,但對重疊部位的病變顯示不佳;CT 圖像是橫斷面圖像,可清晰顯示胸部各個層面的細微結構,對軟組織的分辨能力較強。
3. 輻射劑量:胸透輻射劑量相對較高,且在檢查過程中持續接受輻射;胸片輻射劑量較低,一次投照即可完成檢查;CT 的輻射劑量因掃描範圍和層數而異,一般高於胸片,但低於多次長時間的胸透。
4. 檢查時間:胸透檢查時間相對較長,需在 X 線下動態觀察一段時間;胸片檢查時間短,瞬間即可完成投照;CT 掃描時間根據掃描部位和範圍而定,一般較胸片長,但比胸透短。
5. 診斷價值:胸透常用於初步觀察心肺的大致形態和活動情況,對一些明顯的病變如較大的肺部炎症、氣胸等有一定提示作用;胸片可用於篩查肺部、縱隔、肋骨等部位的病變,對一些典型病變有診斷價值;CT 對早期、微小病變以及複雜部位的病變診斷價值更高,能更準確地判斷病變的位置、大小、形態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。
在日常中,如需進行這些檢查,應提前瞭解檢查的注意事項,去除檢查部位的金屬物品。檢查後要注意休息,適當補充營養以促進身體恢復。若檢查後發現異常,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進一步檢查、治療或定期復查,不要自行隨意中斷治療或更改檢查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