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風會引發關節疼痛、關節腫脹、痛風石、腎功能損害、尿路結石等症狀。
1.關節疼痛:痛風發作時,關節部位會突然出現劇烈疼痛,常常在夜間或清晨突然發作,疼痛程度較重,患者往往難以忍受,最常見於大腳趾關節,也可累及腳踝、膝蓋、手指等關節。
2.關節腫脹:隨著疼痛出現,受累關節會迅速出現腫脹現象,關節周圍組織充血、水腫,外觀上明顯比正常關節粗大,活動也會因腫脹而受限。
3.痛風石:長期高尿酸血症未得到有效控制,尿酸鹽結晶會在關節周圍、耳廓等部位沈積,形成痛風石,表現為大小不一的隆起,表面皮膚菲薄,破潰後可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。
4.腎功能損害:持續的高尿酸狀態會損害腎臟,導致腎功能下降,早期可能出現夜尿增多、蛋白尿等,嚴重時可發展為腎衰竭,影響全身代謝和內環境穩定。
5.尿路結石:尿酸在泌尿系統沈積,容易形成尿路結石,患者可能出現腰痛、血尿等症狀,結石梗阻尿路時還會引發腎絞痛、排尿困難等情況。
痛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控制,避免高嘌呤食物,如動物內臟、海鮮等,戒煙戒酒,多飲水促進尿酸排泄。同時,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規律服藥,定期監測尿酸和腎功能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,控制病情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