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脂的臨床症狀包括黃色瘤、早發性角膜環、眼底改變、動脈粥樣硬化、急性胰腺炎等。
1. 黃色瘤:是一種異常的局限性皮膚隆起,顏色可為黃色、橘黃色或棕紅色,多呈結節、斑塊或丘疹形狀,質地一般柔軟。常見於眼瞼周圍,稱為瞼黃瘤,也可出現在肌腱、關節伸側等部位。這是由於脂質在皮膚內沈積所致,部分患者可能因美觀問題而發現高血脂。
2. 早發性角膜環:在角膜邊緣出現灰白色、寬約1mm的環狀混濁,通常先從角膜上方開始,逐漸向下方及周邊擴展,最終形成完整的環。多見於40歲以下人群,是因為血液中脂質沈積在角膜周邊部的基質層內引起,可作為高血脂的一個提示性體徵。
3. 眼底改變:嚴重高血脂時,眼底小動脈可呈現黃白色改變,視網膜可有點狀或片狀脂質滲出,還可能出現視網膜靜脈擴張、迂曲等表現。眼底檢查有助於發現潛在的高血脂問題。
4. 動脈粥樣硬化:長期高血脂會導致動脈內膜脂質沈積,形成粥樣硬化斑塊,使血管壁增厚、變硬,管腔狹窄。可累及冠狀動脈、腦動脈、腎動脈等,引發冠心病、腦卒中等嚴重疾病,出現胸痛、頭暈、腎功能損害等相應症狀。
5. 急性胰腺炎:當血脂過高,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顯著升高時,可誘發急性胰腺炎。患者會突然出現劇烈腹痛,多位於上腹部,可向腰背部放射,伴有惡心、嘔吐、發熱等症狀,嚴重影響身體健康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合理飲食,減少高脂肪、高膽固醇食物攝入,增加運動,控制體重,戒煙限酒。定期體檢,監測血脂水平,若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,以降低高血脂帶來的健康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