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腳金和雞內金在來源、形態、性味、功效、用法等方面上存在區別。
1. 來源:獨腳金是玄參科獨腳金屬一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,多寄生於農作物和雜草的根上;雞內金是雉科動物家雞的乾燥沙囊內壁,是家雞消化器官的一部分。
2. 形態:獨腳金莖單生,直立,不分枝或在基部略有分枝,葉片狹線形;雞內金呈不規則皺縮的囊片狀,表面黃色、黃綠色或黃褐色,薄而半透明,具明顯的條狀皺紋。
3. 性味:獨腳金味甘、淡,性涼;雞內金味甘,性平。
4. 功效:獨腳金有清熱、消積之效,常用於小兒疳積、小兒夏季熱等;雞內金有健胃消食、澀精止遺、通淋化石的功效,多用於食積不消、嘔吐瀉痢、小兒疳積等。
5. 用法:獨腳金多以全草入藥,一般取9 - 15克煎湯內服;雞內金可生用或炒用,煎劑常用量為3 - 10克,研末吞服效果更佳,每次1.5 - 3克 。
日常使用獨腳金和雞內金時,要依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選用。若用於治療疾病,務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,不可自行隨意用藥,以免因使用不當影響健康,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