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芪與黃精在功效、主治病症、性味歸經、用藥注意等方面存在不同 。
1. 功效:黃芪具有補氣升陽、固表止汗、利水消腫、生津養血、行滯通痹、托毒排膿、斂瘡生肌的功效;黃精則有補氣養陰、健脾、潤肺、益腎的功效。黃芪側重於補肺氣、脾氣,且能升陽舉陷;黃精更側重於補肺、脾、腎之陰,兼具補氣作用。
2. 主治病症:黃芪常用於脾胃氣虛、中氣下陷、表虛自汗、氣虛水腫等;黃精多用於脾胃氣虛、體倦乏力、胃陰不足、口乾食少、肺虛燥咳、勞嗽咯血、精血不足、腰膝酸軟等。
3. 性味歸經:黃芪味甘,性微溫,歸肺、脾經;黃精味甘,性平,歸脾、肺、腎經。黃芪性溫,有一定溫燥之性;黃精性平,較為平和。
4. 用藥注意:黃芪實證、熱證而正氣不虛者忌用,且不宜與龜甲、白鮮皮同用;黃精性質滋膩,易助濕邪,凡脾虛有濕、咳嗽痰多及中寒便溏者均不宜服用。
日常使用黃芪與黃精時,要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選擇。若體質虛弱需調理,應先咨詢專業中醫師,明確自身的體質類型,是氣虛為主還是陰虛為主,再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,避免因誤用或濫用導致不良後果,損害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