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病人降溫應注意降溫方法、降溫速度、監測體溫、補充水分、避免併發症等。
1. 降溫方法:可採用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相結合的方式。物理降溫如用濕毛巾擦拭患者額頭、腋窩、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部位,或使用冰袋置於上述部位;藥物降溫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退燒藥,不可自行隨意用藥。
2. 降溫速度:不宜過快,過快降溫可能引起患者不適,甚至導致虛脫等不良後果。要循序漸進,讓體溫平穩下降到安全範圍。
3. 監測體溫:在降溫過程中,需密切監測體溫變化,及時瞭解降溫效果,以便根據體溫情況調整降溫措施。
4. 補充水分:降溫時患者會因出汗等丟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,要及時補充適量的淡鹽水或電解質溶液,維持體內水鹽平衡。
5. 避免併發症:注意避免因降溫不當引發其他併發症,如長時間冰敷同一部位可能造成局部凍傷,要適時更換位置。
日常要做好中暑預防工作,高溫環境下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做好防護措施。一旦發生中暑,降溫過程要科學合理。若中暑症狀嚴重或降溫處理後無明顯改善,應及時就醫並嚴格遵醫囑進行後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