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穿即胸腔穿刺術,是一種通過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積液或氣體,以明確診斷、緩解症狀或進行治療的操作,其步驟包括術前準備、定位、消毒鋪巾、局部麻醉、穿刺抽液或抽氣以及術後處理等,同時有諸多注意事項。
一、胸穿步驟:
1. 術前準備: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說明操作目的、過程及可能出現的風險,取得其理解與配合併簽署知情同意書。準備好胸穿包、無菌手套、消毒用品、局部麻醉藥、標本容器等物品。測量患者生命體徵,包括體溫、脈搏、呼吸、血壓等。
2. 定位:根據胸部叩診、聽診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確定穿刺點,常選肩胛線或腋後線第7~9肋間,也可選腋中線第6~7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。
3. 消毒鋪巾:常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,直徑約15~20cm,戴無菌手套,鋪無菌洞巾。
4. 局部麻醉:用注射器抽取適量利多卡因,在穿刺點處自皮膚至胸膜逐層浸潤麻醉。
5. 穿刺抽液或抽氣:將穿刺針沿肋骨上緣緩慢刺入胸腔,當有突破感時表明已進入胸腔,連接注射器進行抽液或抽氣。
6. 術後處理:穿刺結束後拔出穿刺針,壓迫穿刺點片刻,覆蓋無菌紗布。再次測量患者生命體徵,囑患者臥床休息,觀察有無併發症發生。
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原則,防止感染。穿刺時要密切觀察患者反應,若出現頭暈、面色蒼白、出汗、心悸等胸膜反應,應立即停止操作,讓患者平臥,必要時給予腎上腺素皮下注射。穿刺針進入胸腔不宜過深,避免損傷肺組織。抽液、抽氣速度不宜過快、過多,首次抽液量不宜超過600ml,以後每次不宜超過1000ml,防止縱隔擺動等嚴重併發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