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方式主要有控制感染、鎮咳祛痰、平喘、霧化吸入、手術治療等。
1. 控制感染:慢性支氣管炎常因感染而急性發作或加重,控制感染能有效減輕炎症,減少病原體對氣道的侵害,緩解症狀並防止病情進展。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,其能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達到殺菌效果;頭孢呋辛酯片,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有抗菌活性;左氧氟沙星片,可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,阻礙細菌DNA複製。
2. 鎮咳祛痰: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氣道分泌物增多且咳嗽頻繁,鎮咳祛痰能改善通氣,減輕咳嗽對氣道的刺激,利於痰液排出,保持氣道通暢。可遵醫囑用氨溴索口服液,能促進呼吸道內黏稠分泌物的排出;復方甘草片,通過覆蓋在咽喉黏膜上,減少刺激而鎮咳;氯化銨片,刺激胃黏膜,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體分泌增加,稀釋痰液。
3. 平喘: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氣道存在痙攣,平喘治療可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,擴張氣道,改善通氣功能,減輕喘息症狀。遵醫囑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,能迅速舒張氣道平滑肌;氨茶鹼片,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,提高平滑肌細胞內的環磷腺苷酸含量,鬆弛氣道平滑肌;孟魯司特鈉片,能特異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,減輕氣道炎症。
4. 霧化吸入:霧化吸入可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氣道,濕化氣道,稀釋痰液,減輕氣道炎症,緩解氣道痙攣。常用布地奈德混懸液,能減輕氣道黏膜水腫和炎症;異丙托溴銨氣霧劑,可阻斷節後迷走神經通路,降低迷走神經興奮性而舒張支氣管;乙酰半胱氨酸霧化液,可裂解痰液中的黏蛋白,降低痰液黏稠度。
5. 手術治療:對於極少數經規範內科治療效果不佳,且存在局限性肺氣腫或肺大皰等嚴重病變,影響呼吸功能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,可考慮手術治療。通過切除病變組織,改善肺部通氣和換氣功能,提高患者生活質量,但手術有一定風險,需嚴格評估適應證。
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,避免著涼引發感染。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戒煙並避免接觸有害氣體和顆粒,減少對氣道的刺激。定期復查,根據病情變化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,以更好地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質量。